第八百三十一章 空心鐲子,出發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納蘭瑾年,溫暖字數:2422更新時間:25/02/23 18:41:27

溫暖打量著這個木匣子。


一個東方神木雕刻而成的精美木匣子。


古語有雲:“家有神木半方,勝過財寶一箱。”


這一個小小的木匣子已經價值不菲了。


用這麼貴的萬年沉香木做成的盒子,裡面裝著的鐲子竟然是空心的?


沒錯,剛才溫玉撲上來的時候,那些匣子都掉在地上了。


溫暖是在馬車上時,溫玉撲上來,弄跌了那些木匣子,然後這黑色木匣子裡面的鐲子也掉了出來,她從它落在木闆上的聲音裡,聽出了它是空心的。


按說皇家的飾品,很少做成空心的。


反正她收到了皇上太後,納蘭瑾年那麼多珠寶首飾,沒有一樣是空心的。


溫暖打開了木匣子,還沒來得及多看一眼那鐲子。


納蘭瑾年這時大步走了進來了:“小黑來消息,溫叔和王將軍他們覺得原定的水路有點不妥當,決定改變原定計劃,改走第二條備用計劃路線。”


溫暖馬上站了起來,隨手拿起那條黑色的鞭子,站了起來:“那他們會提前出海了?我們必須現在就出發去接應他們吧?”


第二條路線要經過東陵一處山谷,那裡比較難走,而且容易遇襲,但是路程會比較短,能節省兩天路程時間。


陸路還是不怕的,已經安排了足夠的兵力!


水路的危險大很多,所以也安排了許多兵力四處巡邏。


現在應該是發現原計劃水路埋伏太多了!


納蘭瑾年點了點頭:“嗯,我已經和皇兄說了。”


溫暖對紫嫣道:“這些東西都先收好!你和娘親說一聲,馬上就要萬壽節了,我和十七哥要去軍營訓練士兵一段時間,兩個月左右,忙完就回來了。”


吳氏和王氏今天也出門了,去零食作坊裡巡查。


吃進嘴裡的東西不能馬虎,兩人隻要有空就會不定期的過去看一下。


所以溫暖現在來不及親口和她們說一聲了。


而避免吳氏和王氏擔心,溫暖早就提過,過幾天要去軍營一段時間,準備萬壽節的事宜了,隻不過時間提前了。


但既然提過,她們自然就不會多想。


畢竟溫暖除了是郡主,還是一個將軍。


人家林庭軒一個月才能回府一趟,溫暖一個月去軍營沒幾次,已經很不盡職了!


“姑娘放心,夫人回來後,我知道怎麼說的。”


溫暖和納蘭瑾年直接翻牆去了瑾王府,然後從瑾王府的密道直接出了城。


現在出發,他們都要連夜趕路了!


紫嫣將圓桌上的木匣子都收好,鎖在庫房裡,想著等溫暖回來,再拿出來給她挑幾樣喜歡的佩戴。


~


大半個月後東陵國邊境,信陽城。


信陽馬頭


“爹,暖姐兒他們今天就能到?”溫淳問道。


溫家瑞看了一眼天上的盤旋的小黑對溫淳道“你二姐他們到了!好了,我們上船!舅舅,淳哥兒,這裡就交給你們了!”


王驍和溫淳點了點頭:“放心!新年見!”


溫家瑞擺了擺手,然後便上了大船,前去和溫暖彙合了。


其它人早就上船做好回程準備了!


船開動後,王驍一手搭上溫淳的肩膀:“走吧!回去還有許多事忙!”


溫淳點了點頭,兩人走到了馬兒身邊,翻身上馬,直接離開。


溫淳本是馬頭縣的縣令,本在馬頭縣幹得好好的,卻直接被一名上官抽調過來了,處理剛從東陵手中拿到的兩座城池。


理由是溫淳上任期間將馬頭縣管理得好,能力卓越,所以派他過來了。


一同調過來的,還有幾個附近的縣令或者同知。


大多數都是沒有什麼背景的寒門出身的官員。


馬頭縣的所有官員,包括溫淳的上官洛洲府的知府都不知道溫淳的背景。


畢竟家裡若是有背景,溫淳狀元及第,怎麼可能會被調派到馬頭縣這種鳥不拉屎地方,而不是當京官?


一定是不會做人,又沒有背景,才被下派到地方,還是偏僻的小地方。


所以那位上官調任溫淳,調得毫無壓力,將溫淳調了,還能占了他在馬頭縣的功勞!


是個人都知道,東陵國這兩座城池一定是個燙手山芋,一個不好,說不定就將性命都交待在這裡了。


而溫淳他們若是能將東陵這兩座城搞好,那位上官又有一大筆功勞!


搞不好,也沒有多大關系,畢竟這不是他直接搞的!


最大的罪責,當然是當事人。


王驍,溫淳和幾名納蘭國邊境這幾天調令過來的文官,需要留下來處理兩座城池的最後交接。


所以兩人就不能和溫家瑞一起回京。


起碼,得等兩座城池正式交接完,守城和護城的士兵都安排好,他才能回京復命。


兩城交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溫家瑞談判的時候,給了東陵國一個月的時間,撤兵安置東陵百姓。


東陵的這兩座城池的百姓收到風的,有銀子的,早就撤離了。


當然也有一些無處可去的窮苦百姓躲進了深山裡,等兩國交接完了才出來。


他們怕會有戰事發生。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最怕就是戰亂和流離失所了。


兩人騎著馬回到幾乎已經變成空城的信陽城。


東陵百姓許多已經走了,留下的是走不了的!


因為東陵國的政策是交五兩銀子,就可以去鄰城定居,在鄰城裡,朝廷會給你一畝地宅基,一畝良田再建房子。


五兩銀子,許多百姓都能拿出來,但同樣,許多百姓都拿不出來的。


東陵國這一政策,分明就是淘汰那些窮苦百姓。


窮苦百姓向來是朝廷的負擔,也容易發起暴亂。


隻要遇上天災,朝廷就得賑災,這幫的就是窮苦百姓。


五兩銀子這個換城安家費,不多,而目一畝宅基地,一畝良田,真的是五兩銀子,如此能將有勞動力的人才都留在東陵國。


將爛攤子都交給納蘭國了!


東陵國君打的好主意。


那些窮苦百姓沒有銀子走不了,隻能成為納蘭國的百姓。


到底是東陵國的人,能真心歸順嗎?


他們心裡止不定怎麼厭惡納蘭國的人。


所以若是納蘭國的官員治理不好,那有暴動都說不定會有!


那時可是當官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