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楚夢字數:2165更新時間:25/02/25 21:21:25

隻見護城河面上,鋪天蓋地的絢爛河燈,兩岸雲都人見之,莫不感歎一聲“好闊氣的排場”。


權貴給心愛之人放燈,最多也就放個百來盞。


如攝政王這般,一擲千金,着實罕見。


許多人女子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慕聽雪站在芙蕖橋頭,看着這番盛景,也禁不住愣住了。她就說,剛才自己把花燈送給晏泱的時候,他怎麼沒有回贈,原來在這裡等着呢!


濃烈的喜悅和感動,湧上心頭。


“哎呀,年輕真好。”


熟悉的聲音,自身側傳來。


慕聽雪下意識地轉頭,竟是小舅晏錫。


他精神頭不錯,面上再無半點病容,笑眯眯地與小舅媽牧楚瑤一道,來放河燈。


也算是一對夕陽紅眷侶了。


牧楚瑤與長公主打了個招呼,說是去路邊燈籠鋪,買一盞新式的魚影花燈。


慕聽雪便與晏錫并肩而立,舅甥倆遙望着絢爛的河道。


“小舅和舅媽,如今也恩愛非常。”兜兜轉轉,也算修得正果。


“舅舅年輕時是個風流混賬人,總覺得家裡的妻子不好,向外尋求。”晏錫的臉上,浮現慚愧之色,“是晏泱,點醒了我。他那會兒還年少得很,懂得道理,卻比舅舅深刻。”


慕聽雪有些詫異:“哦?”


還有這等過往?


晏錫眯起了眼睛,怅然望向江面,娓娓道來:“殿下也知曉,我年輕時整日厮混青樓,與一擅歌舞的花魁往來甚密,她似一朵解語花善解人意,又熱情似火,與家中木讷守禮的妻子是截然兩種感覺。我曾深深地迷戀過紅葉,甚至答應了為她贖身的要求,替她置辦了一座外宅。”


慕聽雪靜靜地聽着。


原來。


仁卿的娘,曾經有一段時間脫離過苦海,做過小舅的外室。


可她後來,是作為低等妓女,得了嚴重的梅毒而死的。


“紅葉做了外室之後,有一日,忽然提出希望我把她接回晏家,就是做個侍妾、婢子也好,至少能天天見到我。”


晏錫忽而苦笑了一聲,“可母親,也就是你的外婆,立刻駁回了這個請求。不止嚴厲禁止紅葉入家門,還沒收了我所有在外的房産宅契,包括紅葉居住的那一處,直接把她給攆了出去。我被罰了家法,于祖宗祠堂罰跪一月,不得出。”


慕聽雪明白了:“紅葉失了住處,也失了經濟來源,又沒有别的謀生技能,隻能回到潇湘水雲閣?”


晏錫點頭:“我那時被母親罰家法關小黑屋,并不知她已有了身孕。”


慕聽雪原本對仁卿的生母,是很同情的。


可聽到此處,卻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一個青樓女子,得了雲都權勢滔天的晏家俊朗二公子歡喜,贖了身,做了外宅。如果她安于現狀,沒有野心,那麼以瑤國夫人溫柔賢惠的性子,定不會主動刁難她。紅葉隻需要苟到外婆去世,就能解除危險,得個一生富貴無憂。


可她偏偏不滿足于做個外宅,她想登堂入室。


才有了後來的悲劇。


這是心比天高,偏偏身陷污泥裡,命比紙薄。


“礙于家族的壓力,我與紅葉基本斷絕了關系。聽得她又堕入風塵,直覺心痛。三年後,我負責辦一件朝廷大案,去南方宋州半年。聽聞,紅葉又上門了,母親很生氣,随口問身邊的長孫晏泱,如何看待此事?”


晏錫的神色,肅然起來,“還是個小孩子的攝政王,隻答道,夫妻乃五倫之首,有夫妻然後才有父子、兄弟、朋友、君臣。妻子為丈夫生兒育女,延續宗族香火,主持中饋,是重中之重。而妾婢、妓女,則是取樂之物,可以放去,可以送人,可以換馬。萬萬不可讓她們,輕賤了正妻!”


慕聽雪瞳孔劇烈地收縮。


夫君是個純純的封建社會古人,他會這麼看待妓女、婢妾、外室,一點不奇怪。


甚至,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他t的三觀沒有問題。不能用現代人的标準,去要求他。


可這番話——


當時,是否傳入了門外苦苦哀求、快要病死的紅葉耳中?


是否被三歲已經記事的小狼崽子仁卿聽到?


“我外出公幹回家,聽聞侄兒此言,大為慚愧。”晏錫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此後,我開始自省,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正妻,盡可能地試着與她相處。”


慕聽雪心中似打翻了無味瓶。


她終于知道——仁卿敵視晏泱的原因了。


為何,他想盡法子,希望要回到鎮北軍中,随攝政王出征!


怕是想要暗做手腳報複。


“小舅媽回來了。”慕聽雪拱手和晏錫道了個别,去找孩子爹了。


那廂。


晏泱和離淵已經打完了架。


淵表弟被揍得鼻青臉腫,趴在地上,還在罵罵咧咧。


“我有話同你說。”


慕聽雪焦急地走過來,拉住了夫君的手,把他拽到了自己的畫舫上。


二人得以獨處。


晏泱以為,妻子是被一萬盞花燈感動了,把他拉到畫舫裡頭,給他親吻獎勵什麼的。


可誰知——


妻子一開口,就是政事。


“明日出兵去北境,你萬不可帶着仁卿一道。戶部工作堆積如山,離不得他。”


“額……”


晏泱眼底期待的小火苗,熄滅了。


“他來找你了麼?”


“找了。”


晏泱如實回答,“不過,既然是夫人的意思,那這一仗便不帶他去了。”


慕聽雪得到保證,松了口氣:“讓昭意随你出征便是。”


“朝廷還安插了一個文官,作為随軍的監軍,以文制武,掣肘于我。”


提起這事兒,晏泱就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語氣厭煩。


“誰?”


“新上任的兵部左侍郎,離君信。”


沒有任何一個大将,會喜歡朝廷派來随行監視的文臣,在一旁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