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楚夢字數:2608更新時間:25/02/26 05:16:15

馬順和馬大平他們也将如何種植土豆紅薯的方法跟大家都說了。


然後把土豆紅薯給每戶都分一分。


幾乎每戶能種半畝地的土豆紅薯。


按照一畝地一千多斤的産量,半畝地都至少能有五百多斤。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蕭月瑤報這個數目也是保險起見的斤數。


也是為了防止有些土地不太好,别土地不夠肥沃或者一些荒地,種植土豆紅薯受影響。


正常來說,一畝地好的情況都有兩千多斤産量。


别忘了土豆紅薯都是她空間出産的作物,經過空間靈氣滋養,産量自然更高。


隻要好好擺弄田地,用好的田地種植,一畝地都可能有兩千斤的産量。


蕭月瑤在莊子裡種植的作物産量就非常的高。


土豆紅薯發放下去後,各村也都開始忙活起春耕的事情了。


也正式開始農忙的時候了。


不過河州如今農忙春耕的時候,大家臉上都帶着笑容,那是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笑容。


“今年肯定有個好收成。”


“那可不,種上土豆紅薯,再種點水稻種點蔬菜,也足夠吃的了。”


“而且就算是收了農作物,開荒的地一開始不用交稅,本來就有的田地交的稅也少,能留下不少作物。”


“對,可以頓頓吃飽飯了,不用餓肚子。”


以前知府故意加重賦稅,大家辛苦種了田地,收上的糧食交了糧稅後,大家吃都不夠吃,有的都要餓着肚子。


好在如今的皇帝好,蘇大人也好。


他們隻要勤快點種地,按照正常年份收上的糧食,足夠他們一家人吃的了。


況且如今農閑的時候他們還可以外出找點活做,賺點銅錢補貼家用。


他們就想着蘇大人能一直在河州。


與此同時,蘇雪衣也讓下面的人都把馬車買好了。


他專門弄了一個大院子,好放這些馬車。


這天蕭月瑤跟着蘇雪衣來到了這個放馬車的大院子。


她看到了改良後的馬車,一個個車廂都可以拉不少人。


類似科技時代的那種公交車,隻不過馬車車廂沒那麼大而已。


但一個馬車車廂可以乘坐十多個人。


“車廂還真的做出來了。”


蕭月瑤看着的時候,都驚歎連連。


她隻是說了思路計劃,蘇雪衣就讓人完全安排制作出來了。


“是這個樣子嗎?”


蕭月瑤點頭道:“對,就是這樣,這樣的車廂就挺好。”


蘇雪衣開口到:“還有牛車,村鎮的地方可以安排牛車,鎮上到府城州城可以安排馬車。”


“鎮上也都有據點,到了晚上,牛車停止的時候,可以把牛車趕到據點休息,也會有專人喂牛飼料。”


“府城這邊也是如此。”


“每天來回走一趟路線。”


蕭月瑤問道:“現在就把這些牛車馬車安排跑這些路線嗎?”


當然都有人專門趕牛車馬車。


這些人也都劃在專門的一個知府部門裡,蘇雪衣會設管事。


管事統一管理下面的人員。


當然蘇雪衣安排的心腹暗衛來做這些事。


好在蘇雪衣手中也有不少心腹,也有一些暗衛。


如今他把一些暗衛都安排在明面上做事了。


蘇雪衣解釋道:“如今正是農忙時候,安排牛車馬車估計也沒有用,待大家都忙完農活後再安排。”


蕭月瑤也覺得t這樣比較好。


出去看了看牛車馬車後,蕭月瑤便和蘇雪衣回去了。


主要是開春了,各地的書信也都送了過來。


蕭月瑤的很多莊子也開始春耕了。


莊戶們也都負責這些事情,倒是不太用蕭月瑤操心。


還有柳河村那邊。


她和蘇雪衣也都很長時間沒回柳河村了。


不過柳河村那邊什麼情況,都有管事的專門寫信告訴她。


無論是繡坊還是口紅作坊生意都一直很好。


油菜花地裡的榨油作坊生意也很好。


因為油菜花種植的多了,榨油作坊也擴建了一倍,現在炸出的很多菜籽油都用在了市場上。


二哥火鍋店包括大哥面館用的油也都是自家榨油作坊的油。


用自家的油成本便宜,用起來也放心。


反正都是好油。


……


蕭少辰和葉氏面館開起來後也忙了起來。


還有粉絲作坊,兩個人也都會親自去看着盯着。


好在如今也都正常運作了起來。


河州這邊交通發達,來往的客商也多,大家知道這邊有專門的粉絲作坊,也會從這邊進貨。


當然很多小吃店也引進了粉絲這種食物,做了酸辣粉絲湯,就是羊肉湯裡也會放點粉絲。


還有做的烤粉絲味道也極好。


這樣的食物也成了河州的特色食物。


主要是别的地方沒有粉絲這種食物。


就是之前在杏山村的粉絲作坊,制作的粉絲幾乎也就是用在了附近那兩三個州。


怎麼說那個作坊規模也不是很大。


蕭月瑤的火腿腸作坊生意一樣很好。


也是因為京城那邊火腿腸生意極好,蕭月瑤為了給河州這邊更多的人提供就業機會,也開了火腿腸作坊。


總歸因為蘇雪衣和蕭月瑤的經營,整個河州的特色美食越來越多了。


因為報紙流傳到了各州,很多人看了報紙上關于美食的記載,都慕名來河州吃這些食物。


也是因為天氣暖和了,來河州也不冷,所以很多人才會來河州。


也包括京城的一些人。


雖然如今農忙時候,但蕭少辰和葉氏的面館一樣人很多。


“店小二,給我們來一碗油潑寬面。”


“好的。”


雖然葉氏雇了人,雇了跑堂的在店裡幫忙,但一開始葉氏為了抓質量抓品質,她親自在後廚那邊忙活着。


蕭少辰如今雖然是世子,但一點都沒有世子的架子。


他也在後廚這邊給葉氏幫忙。


雖然忙點累點,但蕭少辰對面館也有感情。


主要是他記得最初他們開了面館讓家裡日子變好了。


所以經營起面館來,他也不覺得辛苦。


蕭少辰看了看外面的人道:“這還不到晚飯的時間,又滿桌了。”


葉氏感慨道:“還好當初妹妹給咱們這個店面大,還是上下兩層,要不桌子根本不夠。”


“也是河州這邊人多。”


蕭少辰和葉氏經營面館完全能感覺出來,河州這邊有多熱鬧。


從半上午到晚上很晚的時候,來吃面條的人都絡繹不絕。


不過大家都說他們做的面條好吃獨特,他們聽着心裡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