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地震預警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姜榆 賀庭嶽字數:2450更新時間:25/02/27 02:51:03

“有問題!這煤球有問題!”


孫母大喊一聲,捧着煤球跑出來。


她眉目淩厲,狠狠掃向姜婷。


“你竟然拿這種次品應付我們!姜婷,你得賠我錢!”


賀庭嶽走上前,撿起一顆煤球摔碎,扒拉兩下。


“這是煤矸石做的。”


徐麗華一愣,忙問道:“小賀,什麼是煤矸石?”


賀庭嶽道:“煤廠的廢棄物,這玩意兒含碳量低,但是摻在煤球裡面看不出來。”


有這東西,怎麼可能引燃。


徐麗華哭嚎一聲:“我們這是被騙啦!我的錢!”


除了她,孫母和姜麗家也是買了這些煤球,數目還不小。


原本想着今年過冬,不愁沒有煤球用了。


現在發現煤球是假的,說是從天堂跌落地獄也不為過。


孫母快步上前,狠狠攥住了姜婷的胳膊。


“姜婷,大家都是鄰裡,擡頭不見低頭見,你不能這樣對我們啊!”


姜婷六神無主,慌得不行。


“阮大媽,真不是我騙你們,我家也買了這煤球,還買了一千斤呢!我真想騙你,何必把自己家裡搭進去呢!”


孫母還算有理智,覺得這話不無道理。


“你帶我們去找賣煤球那人,我就不信錢要不回來!”


姜婷哪裡敢說不,她家電視機壞了,也正想去找那人呢。


這些鬧劇,姜榆就看了看,沒插嘴。


她今天還忙着出去買電視機呢。


買電視機這麼大的事,當然要一家人去啦。


幾乎是前後腳,姜婷幾個剛出門,姜榆和賀庭嶽就騎着自行車出門了。


電視機這玩意兒緊俏,但能買得起的人也少。


他們過去的時候,剛好還剩兩台,被他們和另一個人買了。


家裡幾人的目光就沒敢離開電視機,生怕有些磕磕碰碰,回頭再像姜婷家的一樣壞了。


走到半路,賀飛燕突然頓住腳步。


“嫂子,你的稿子今天登報吧?”


她說的稿子,是姜榆上回寫的,關于“間諜”的那篇。


給金科長看過,潤色一番,再由廣播站播出。


而後,她同樣給報社投了稿,這回竟然拿了二十塊錢的稿費。


姜榆這幾天心心念念都是電視機,還真把這事兒給忘了。


“好像是吧,我沒注意。”


賀飛燕跑去買了一份報紙回來,“以後隻要刊登嫂子作品的報紙,咱家都買一份吧,回頭我還能去學校炫耀一番。”


姜榆笑着應下,還把報紙的錢貼回給她。


“多看報是好事,學無止境嘛,還能了解時事新聞。”


姜榆以前是沒條件,現在條件好了,覺得家裡多買些報紙,自己能看,孩子們也可以看。


賀飛燕翻了兩下報紙,原本是想看看有沒有姜榆的文章。


結果無意間掃到“地震”二字,她動作頓住,一目十行看了下去。


“地震預警?”


這四個字,讓其他幾人紛紛駐足,看向賀飛燕。


主要是前幾年,滇省發生過大地震,傷亡極為慘烈。


那時候,不止報紙上,大家都在讨論,死亡人數過萬,姜榆那會兒還捐過兩塊錢。


除了默哀,她無能為力。


賀庭嶽從賀飛燕手中接過報紙,地震預警篇幅不長,主要講述科學家通過監測,提前預知遼省某地将發生地震,已由官方組織群衆撤離。


賀飛燕吃驚道:“現在地震已經可以預知了嗎?要是前幾年能提前得知,滇省就不會傷亡這麼嚴重了。”


賀庭嶽道:“科學家夜以繼日做研究,他們的成果推進社會進步,能提前預知并不奇怪。”


旁邊傳來嗤的一聲。


“地震要是能預知,那就不叫自然災害了!現在的報紙也真是的,什麼都瞎報道。”


姜榆冷眼看了過去,“這是我國科學家通過監測得出的結論,你可以質疑,但不能否定他們的付出。”


她想到的是另一重。


提前預報能降低損失,但卻不可能做到零損失。


一旦真的發生地震,援救、醫療必不可少。


但現在是冬天,遼省那邊可比北城還冷啊!


除了醫療物資,棉衣肯定會是最緊缺的。


“飛燕,你先把電視機拿回去,我得去找金科長!”


賀飛燕不解,“今天是單休日,找金科長做什麼?”


“有事,很重要的事!”


賀庭嶽把電視機綁到另一架自行車上,讓賀飛燕騎回去。


他則是牽着自行車掉頭,“媳婦兒,上來。”


姜榆忙不疊坐上後座,自行車飛馳而出。


兩人來到金科長家,敲門後,在門口等了好一會兒。


出來開門的是一個女人,年紀瞧着比姜榆大一些。


“你們好,請問你們找誰?”


姜榆道:“我們找金科長,請問他在家嗎?”


女人問道:“請問你是?”


“我是姜榆,宣傳科的幹事。”


女人顯然聽過她的名字,恍然道:“原來你就是姜榆,久仰大名,我叫秦佩蘭,金科長是我公公,請進。”


姜榆:“……”


她是秦佩蘭?可上回跟着姜婷來大院的女人,根本不是她!


她不動聲色,跟着秦佩蘭進屋。


來到書房,秦佩蘭笑道:“爸,姜榆過來了。”


到這裡,姜榆基本可以肯定,姜婷認識的那個,是假的秦佩蘭,冒牌貨!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她緊着先和金科長說地震預警的事。


她把報紙放下,和金科長說了心中的想法。


金科長沉吟片刻,問:“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萬一真的發生地震,遼省缺物資,作為首都,我們北城必定需要支援。可臨近過年,倉庫物資根本不夠,我們廠應該号召工人,首要生産棉衣棉褲,随時做好支援的準備!”


金科長盯着報紙,把這篇地震預警反複看了好幾遍。


他是贊同姜榆觀點的,但他做不了主。


不隻是他,哪怕是鄭廠長在這裡,依舊做不了主。


“你們倆跟着我去找鄭廠長,這件事需要開會決定,不是我一言堂。”


幾人話不多說,立馬出發去找鄭廠長。


然而,鄭廠長一聽,卻覺得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地震要是發生了,我們準備的物資能用上,這事兒無可指摘。可要是沒有地震,便顯得我們大驚小怪,還耽誤了其他訂單,這可是要挨批的!回頭追究責任,誰來背?”


尤其是臨近過年,各個地方的單子都催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