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清明祭祖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姜榆 賀庭嶽字數:2517更新時間:25/02/27 02:51:03

張大頭和趙月紅的事,并沒有給宣傳科造成太大的影響。


吳金順心情有些複雜,有感慨,有愁緒,唯獨沒有後悔。


隻是大家得知張大頭和趙月紅結婚的消息,談及八卦的時候,總還是會捎帶上他。


有些沒眼力勁兒的人,甚至直接跑到他面前問。


蔡曉樂嘟囔:“真會挑日子,晚一天結婚,就趕上清明了。”


姜榆瞪了她一眼,“你這是什麼話。”


“我就是看不慣他們,結婚就結婚呗,還跑到吳哥面前炫耀。”


姜榆看了一眼日曆,道:“明兒我請假,你們自己注意點。”


蔡曉樂奇怪問道:“你最近請假有些頻繁呀。”


姜榆樂了聲,“我不在這裡,你們有事都找麗珠。”


蔡曉樂意會到了她的意思,隻驚訝了片刻。


“你不會要……”


她指了指頭頂。


姜榆要是往上升,那麼談麗珠就是來接她位置的。


副科長一空出來,吳金順不就能升職了。


姜榆把手放到嘴邊,“噓,沒那麼快,得等談副科長完全熟悉咱們科,我才能走。”


蔡曉樂恍然,這麼說吳金順還真有升職的機會。


卻不知到那時候,趙月紅會是什麼表情。


次日清明,姜榆回南河村之前,先去了一趟餘家。


她想先去給餘蘭上炷香。


餘母欣慰地落淚,“你能來看她,她肯定很高興。”


上完香,姜榆正欲離開,忽而聽見餘母問道:“我聽說,餘蘭有個女兒,是嗎?”


姜榆一時無言,“您其實不必糾結這些。”


“可那好歹是她的骨肉,要是這孩子還在北城,我想……”


姜榆搖搖頭,“阿姨,我也不清楚丁禾在哪裡。”


餘母失望地低下頭,“那就算了,我再找人打聽。”


姜榆沒有幹涉她的決定,餘蘭已經不在了,誰也沒辦法知道她的想法。


從餘家離開,姜榆跟着賀庭嶽坐上了回南河村的車。


甯甯還小,不适合跟着他們去太遠的地方,就留在家裡,讓姚香玲看着。


姜榆需要工作,平時事忙,細數起來能陪伴女兒的時間其實很短。


要不是有姚香玲看顧,她也沒辦法這麼放心。


家屬院這邊早有人在背後說起了閑話,罵她不顧家。


才生了女兒,成天不着家也就算了,還讓她喝奶粉。


奇怪的是,這種話題永遠圍繞着她來罵,卻沒人譴責過賀庭嶽半句。


姜榆常常感歎:“當女人可真吃虧。”


賀庭嶽握着她的手,“世道如此,對女人太過苛刻。我沒辦法改變世道,但我能改變自己。”


姜榆仰頭看着他,燦爛一笑,一張小臉跟暖陽似的璀璨。


看着姜榆笑,他總是會忍不住跟着牽起唇角。


“賀科長,你嘴越來越甜了。”


賀庭嶽微微垂首,在她耳旁低語兩句。


惹得姜榆嗔了他一眼,低聲道:“也越來越會耍流氓了。”


賀庭嶽粗粝的指腹輕揉她的耳垂,嗓音低沉:“我隻對你耍流氓。”


姜榆白了他一眼,看到外面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擔憂道:“我們沒帶傘。”


賀庭嶽道:“到公社買一把。”


不過等到他們下車,雨已經停了,姜榆直歎自己運氣好。


到了南河村,姜榆才知道姜野先他們一步回來了。


“我還以為你不回來。”


姜野臉色淡淡,“一年就這一次,回來祭祖是應該的。”


何有福特地提點了他兩句,說他畢竟姓姜,不可能徹底和家族脫離關系。


要是往後南河村有什麼發展,他還能得一份好處。


至少往後申請個宅基地,任何時候都不會像一片浮萍,家鄉總有他的歸處。


就沖着這一點,他也不能完全不回來。


姜榆和姜野姐弟倆一出現,便是衆人的焦點。


大夥兒都在說,他們姐弟倆是南河村飛出去的金鳳凰。


哪怕不求他們辦事,也可以套套近乎。


因而姜榆面前的人,就沒少過。


幸好祭完祖,何有福把他們喊了過去。


“有福伯,我正要找您呢,養雞場的事兒怎麼樣了?”


提到這個,何有福神采奕奕,有說不完的話。


他在山上圈了一大片地方,用來養雞。


“随它們漫山遍野跑,都說這樣養的雞,肉更緊實,也更好吃。”


姜榆忙道:“養雞這方面,您多和阿野交流,我是不懂的。但我覺得是不是可以分開養,一部分當肉雞,一部分下蛋。”


兩手抓,雞肉和雞蛋都能賣錢。


何有福一拍手,激動得臉都紅了。


“我就知道你這腦瓜子靈活,看什麼都比我們長遠!照你這麼說,河灘下面的鴨子,也能這樣搞。”


劉君美卻說:“有雞蛋吃,誰還買鴨蛋呀。”


姜榆靈光一現,撫掌道:“做成鹹鴨蛋,興許更受歡迎。”


她的話,給何有福打開的新思路。


何有福連忙進屋找本子,把姜榆的話都給記下來。


姜榆思路越來越清晰,看着這鴨子,覺得渾身都是寶。


“有福伯,鴨毛也不能扔了。”


“啥?鴨毛還有用?”


姜榆道:“你不知道,鴨毛還能做衣服嘞。前幾年的展銷會上,就有一款背心,裡面不夾棉,充的是鴨絨。”


何有福一陣嫌棄,“那鴨子渾身上下都是臭的,鴨毛更是臭得不行,誰稀罕穿這種衣裳。”


姜榆笑着和他們解釋:“當然不是就這樣塞進去,要經過特殊處理的。處理後的鴨絨,沒有異味,很柔軟,聽說還特别保暖,有外國人還穿着這種衣裳,登上了珠峰呢!”


“豬啥?啥瘋?哎呀姜榆你現在說話,我是越來越聽不懂了。”何有福碎碎念叨。


姜榆忍俊不禁,“是珠穆朗瑪峰,不過這不重要,你隻需要知道鴨絨做的衣裳很保暖就成。”


她也是和秦昀岸通信後,才知道這些。


何有福點點頭,一筆一劃記了下來。


“那我收了鴨毛,往哪邊賣?”


姜榆現在也還沒有銷路,便說:“回頭我問問,暫時曬幹裝起來,别扔了就成。”


何有福拍拍兇脯,“你都說能掙錢了,那我肯定不能扔掉。”


在何有福家聊了一會兒,姜榆得知南河村大多數人,仍舊不支持養雞鴨。


因而多數人懶懶散散,能幫上忙的人很少。


“反正暫時忙得過來,我也就沒搭理他們。一開始就說好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他們想像分糧食一般,渾水摸魚也能吃飽飯,可沒這種好事。”


他沒說的是,這其中的攪屎棍,就是杜大娘和王美麗,成天在背後說閑話,恨不得集體副業立馬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