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誰敢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季妧字數:2459更新時間:25/06/05 17:26:03

滕秀提燈照路,季妧拉着大寶跟上。


院中總共有四五間房,一行人進了最破敗的那間。


室内灰塵撲鼻、蛛網遍結,隻有零星幾件家具。


滕秀走到靠北牆一個四開門的木櫃旁,示意護衛将木櫃挪開。


木櫃挪開後,他貼着牆面摸索了好一會兒。


随着一陣震動聲響起,緊鄰的東牆竟然空出一個缺口。


“這”


季妧一直以為,王府即便有逃生通道,入口也該在大寶的寝殿裡。


怎麼也沒想到會在這裡。


“主子寝殿裡确實有一條通往城外的密道,但奴才擔心”


去歲萬德帝從宮裡撥過來那麼多人,說不定秘密就進了誰的眼。換言之,那條密道已經不安了。


尋常人都能想到密道會建在主院寝殿,鄭貴妃他們肯定也能想到。


“奴才已經令人扮作主子進了寝殿那條”


季妧打斷他:“你怎麼知道的”


闵王府是早就存在的,可滕秀也不過去歲才調來,他不僅知曉寝殿内的密道,連這作為後後招的暗道都了若指掌


季妧知道時間緊迫,可不弄清楚這點,一頭紮進去,就再無回頭路了。


萬一密道盡頭是早已張好的羅網呢


滕秀心知季妧是怕大寶涉險,幹脆把事情攤開了說。反正都這個時候了,也沒有隐瞞的必要了,


“這些都是老安王告訴奴才的。先闵王到了出宮建府的年紀後,先帝命老安王督辦建造了這座闵王府。兩條密道的主意就是先帝的授意,原本是愛子之心,為的是防備萬一,沒想到”


沒想到真用上了。


經過近一年的相處,季妧清楚滕秀沒有說謊。


“走吧。”


缺口僅容兩人并行,宋璟和滕秀在前,季妧和大寶帶着小丁緊随其後,再後面便是是羅勒羅蘭等人。那十幾個護衛則分作兩撥,一撥打頭,一撥斷後。


密道的門緩緩阖上。


屏息往前走了一陣,季妧想起什麼,低聲問滕秀:“府裡其他人”


滕秀頓了頓:“他們得留下,配合五城兵馬司”


說是配合,内含的意思大家都懂。


和鄭家一樣,滕秀應該也早已預備好了這一天。


有所準備是好事,帶走的這些也必然是可堪信任的,然而留下的,除了忠心為主的王府守衛以及宮内的暗線,是懵然無知的宮女和太監他們中的大多數甚至可能還在睡夢中。


五城兵馬司若堅持闖府,必與王府守衛起沖突。


隻是抓捕倒還罷了,最怕他們會打着誅亂的名義大開殺戒


宋璟看出她的心思,沉默了一會兒,道:“沖突怕是免不了,但他們也不敢太過”


季妧也清楚,現下想這些也無用,她和大寶的命還在别人刀尖上懸着呢。


想讓大寶活命,就必須讓他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而九五至尊的路,曆來都是鮮血與白骨鋪就。


那鮮血與白骨,有敵人的,亦有自己人的。


季妧的心一片寒涼,剩下的路再未出聲,隻握緊了大寶的手。


滿京城的人都在籌備着迎接萬德九年的到來,誰也沒有想到會在這個時候傳來晴天一聲霹靂皇帝駕崩了


京城徹底亂了套。


先是萬德帝駕崩,再是闵王被亂黨劫走,緊跟着鄭貴妃拿出了傳位诏書不出所料,萬德帝果然将皇位傳給了小皇子。


鄭國公一派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立時就要扶小皇子登基。


老安王和朝中幾位元老一力反對,給出的理由是現如今宮内外流言紛紛,小皇子身份存疑,皇嗣血脈不容混淆,物議也要平息,出于種種考量,應交宗人府徹查清楚再做決定。


那些寒門出身的官員,以潘嘉道和宋璟為首,紛紛表示支持老安王,同時請求朝廷盡快出兵救出闵王。


萬德帝已經入殓,按照祖制,梓宮要停放數日,待黃道吉日選好再行出殡和安葬。


但是還有誰會真正在意這些呢


景陽宮内,鄭貴妃氣的連摔了幾個杯子。


貼身宮女上前,将她的手握于掌心,力道适中的揉按着。


“娘娘何必動怒大患已除,還愁這些小患不成”


坐于下首處的鄭國公見二人光天化日就如此行徑,忍不住直皺眉。


不過到底是他理虧,隻能把不快壓在心底。


“依老臣看,幹脆将那些人都抓起來皇帝已死,我們手中又有诏書,怕他個什麼。”


“抓”


鄭貴妃正頭疼的厲害,聞聽此言,更是氣不打一處。


“父親要抓誰老安王幾位元老還是那占了大半個朝堂的官員真要抓的話,天牢裡怕是關不下,不如直接推出午門斬首,您意下如何”


還别說,這話正合鄭國公心意。


鄭貴妃觀他神情就知他心中在想些什麼,不由冷笑連連。


“幹脆再從我那幾個兄弟中挑一個出來繼承皇位,将應家江山改姓鄭,父親意下又如何”


“娘娘”


鄭國公吓得倏然變色,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娘娘何出此言老臣若有此意,天打雷劈,不得好”


“行了行了”


鄭貴妃單手支額,擺手打斷了他的話。


貼身宮女走到鄭國公身邊,遞出一隻手臂,示意鄭國公起身。


“國公既無此意,一言一行還是三思為上。”


鄭國公看着遞到面前的這隻手,骨節粗大,猶如男兒哼了一聲,撇過頭去。


貼身宮女也不在意,收回手臂,回到鄭貴妃身邊,繼續替她捏肩。


鄭國公落座後,猶自憤憤不平:“那些人整天辱蔑娘娘攻讦我鄭家,就不信娘娘不想封住他們的口。”


“他們的口好封,天下悠悠衆口又該怎麼封”


“待小皇子登基,非議的人自然會閉嘴”


在鄭國公看來,所有的問題隻要小皇子登基就能解決。說白了還是那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被眼前的勝利和即将更上一層的喜悅沖昏了頭,鄭貴妃卻沒有。


“能殺的話你以為本宮不想殺個幹淨可是殺了他們,豈不就等于昭告天下小皇子身份有貓膩、我們鄭家是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


“老臣看誰敢”鄭國公一拍桌案,“整個京城都在我們的控制之下”


“難道在父親眼裡京城就是整個天下京城以外呢先不提百姓,那些邊将你打算如何對付若他們抓住這個把柄,不承認遺诏、不承認新皇身份,屆時又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父親想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