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無盡牽掛與理解的家人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洛輕姝字數:2420更新時間:25/06/27 12:45:13

「爹爹,您就放一百心,女兒現在不說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但自保能力還是有的。


再說了,自古醫毒不分家,女兒閑暇時還搗鼓出了不少的毒粉。


有誰若是敢對女兒不利,一把藥粉就會讓他哭爹喊娘,傷不到女兒分毫。」


洛輕姝看著洛夜闌,將那本書遞在了洛夜闌的面前。


其實洛輕姝說輕了。


若是誰敢來招惹她,她那毒粉沾之即殞命。


她不會對自己的敵人心慈手軟,所以,也沒有人能輕易傷害到她。


洛夜闌接過那書籍,壓制著心中的激動,隨即伸長脖子往外邊看了一眼,緊接著壓低聲音道:「姝兒,此事幹係重大,以後莫要在人前展露你這個逆天的寶貝。」


畢竟,人性都是貪婪的,除了自己的家人,若是被人看了去,怕死會給這丫頭帶來禍端。


怪不得家裡的好些東西都是用之不竭。


有這麼一個逆天的寶貝,就怕會引來他人的覬覦而給姝兒招緻災禍。


如此想著,洛夜闌又轉眸看向夜司辰,眼中的警告意味十足。


最不放心的就是這個小子,拱了家裡的小白菜不說,怕也是很覬覦姝兒的稀世寶貝的。


夜司辰被看得有些哭笑不得。


「嶽父大人放心,小婿與你的想法一樣,隻會儘力去保護姝兒,而不是覬覦她的這件寶貝。」


姝兒整個人都是他的,他豈能會有別的心思。


洛夜闌見他不似作假,又看了一眼鎮定自若的洛輕姝,這才放下心來。


隻要這小子不覬覦他家女兒的寶貝,此事他知曉,便就讓他知曉吧。


等翻看了兩頁手中的書籍,洛夜闌的眸子頓時便睜大了。


這可是世間難得一見的一本修鍊武力值的書籍。


光是看著上面的招式就讓洛夜闌禁不住一陣心潮澎湃,一隻手還跟著書中的描述揮動了兩下。


「好,好,姝兒,這書籍不錯,等爹爹閑暇時一定會加緊修鍊的。」


洛夜闌決定,每日晚間忙完他便在院子裡和孩子們一起修鍊這武力值。


隻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的家人。


等再對上洛輕姝和夜司辰灼灼的眼神,洛夜闌隻好妥協。


「姝兒,既然你們去意已決,那爹爹......便允了。


但你要答應爹爹,出去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莫要讓自己受傷。


看見危險打不過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洛輕姝連連點頭。


「爹爹放心,我曉得了。」


洛夜闌看著乖巧的女兒,又睨了一眼夜司辰。


「你也是,萬事莫要強出頭。」


夜司辰忙起身作揖。


「嶽父,小婿謹記您的教誨......」


三日稍瞬即逝。


軒轅煜也是個洛家幾人打了招呼帶著雷九秘密進城,暫時藏身在了康安堂。


至於灃西府那邊的一千兵馬,三日後會在河州府北門處會和。


這是他和夜司辰商議後得出的結果。


三千兵馬再加上五十名騎射兵,用以綏陽府平亂,足夠了。


出外平亂事情除了洛夜闌知曉外,家裡隻知道洛輕姝是陪著夜司辰出外處理一些事務,所需時日可能有些長。


少則一個月,多則兩個月。


於氏幾人雖有些不舍,但洛輕姝走時帶了樂裳,段洪生,竹若以及葯坊內的六個孩子,這讓於氏和老夫人放心了不少。


於氏倒是想要陪著洛輕姝前去,但卻被洛輕姝給阻止了。


「娘親,家裡奶奶年紀大了,身邊沒人相陪是不行了。


你放心,很快便就回來了。


就是我小姨下個月出嫁我這邊估計就趕不及。


您代我向我小姨說聲抱歉,等回來我再親自賠不是。


這支玉簪是我給小姨的賀禮,還請娘親代為轉交。」


看著手中晶瑩剔透的玉簪,於氏禁不住流下了不舍的淚水。


「姝兒,若是可以,娘親你不想你這般辛苦奔波。」


隻是沒辦法,姝兒和女婿生意較多,有些事情必須由他們出面才能解決,她都知道。


「這是蒸好的牛奶饅頭,裡面娘親還給你裝了兩罐菽豆粉,出外喝不上牛奶,早間起來沖一杯豆粉喝了也好。


這個包裹裡還有一些零嘴兒,拿著路上吃,萬不可餓著自己。」


說著說著,於氏又紅了眼眶,隻將準備好的包裹往洛輕姝手裡塞。


看著這些東西,洛輕姝的心裡劃過了一股暖流。


這就是她的家人,不管幹什麼都會給她無盡掛牽與理解的家人。


站在洛輕姝身旁的樂裳看著這一幕,眼眸裡竟是劃過了一抹羨慕與和暖。


相較於她這幾世的爹不疼娘不愛,小醫官兒簡直是太幸運了。


她含笑上前,將洛輕姝手中的那幾個包裹抱在了懷裡。


「乾娘,您放心,隻要有我在,我定是不會讓姝兒妹妹有著一點危險的,我保證。」


見洛輕姝與樂裳關係較好,於氏便與洛夜闌商議後認了樂裳為他們的乾女兒。


對他們而言,多一個女兒沒什麼不好。


......


夜司辰是與洛輕姝分開走的。


畢竟現在,他恢復了自己原來的身份,不再是洛輕姝的上門女婿,而是河州府的府主。


等洛輕姝幾人趕著馬車來至北城門處,這邊已經整整齊齊候著三千兵馬。


晨間的陽光打在他們泛著冷光的鎧甲上,莫名多了一股肅殺之意,讓路上經過的行人都是往這邊匆匆瞥上一眼便迅速離去,絲毫不敢在附近逗留。


不過,百姓們都是知曉府主要領兵前去平亂,而且朝廷並未送來一兵一卒以及糧食,城中好些百姓便自發往府衙門口送去了不少的銀錢與米糧,並祈禱他們的府主能夠安然歸來。


沒辦法,他們的府主實在是世間少有的清明之人,不但沒有盤剝他們,更是大力發展農作物,疏通河道,免收賦稅,不到短短一年的時間,這河州府便發展成為了周邊最富庶的地方。


起碼現在百姓安居樂業,沒有出現外界那般屍橫遍野的現象。


這樣的好府主,誰不想要?


所以今日出征,百姓們即便是有些害怕那閃著寒光的兵器與兵士,但也都是站在遠處翹首以望,用自己的方式送他們的府主去平亂,去解決傲臨國的內亂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