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黏土就是燒制瓷器的黏土,找燒窯的店家買一點兒就夠。
石炭和黏土都磨成粉,就可以做鉛筆芯。
其實陶用黏土跟真正制作鉛筆芯的黏土不是一種。
但也不重要,沈清棠又不是專業賣鉛筆的,能寫字就行。
還有個小小的意外之喜。
沈清棠在孫五爺配藥時發現他有赭石,要了一部分加進筆芯裡。
赭石有金屬光澤,鉛筆芯黝黑發亮很有質感的原因就跟它有關。
除此之外還加了一點兒蜜蠟。
幾種材料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加一點點水之後就需要倒入模具。
模具也隻能自制。
沈清棠在谷裡找了些細長的蘆葦杆。
蘆葦杆就是中空的圓形,每一截都是天然模具。
成形後打磨光滑就能用。
總體跟現代筆芯不能比,但也能用。
筆杆更容易,兩塊小木頭,在對稱的位置各開一條長槽把筆芯放進其中一快木頭的凹槽中塗抹上膠水。
沈清棠在北川能找到的膠水有三種。
一種是她用來脫豬毛的松脂,第二種是魚泡膠,第三種是豬或牛皮膠。
沈清棠分别嘗試過這幾種膠之後,最終決定用豬皮膠。
原因無他,這種材質便捷易獲得,她家就有。
豬皮一直熬煮就能獲得像膠水一樣的東西,使用時也是隔水加熱。
把融化後的豬皮膠水塗在木頭表面,冷卻幹燥後就能粘合成功。
豬皮膠也是大乾木工們常用的膠水。
因為北川魚貴,用不起。
把木頭粘合晾幹後,放平,用刨子打磨出想要的形狀。
比如三角形或者六邊形。
鉛筆很輕,在小冊子裝訂的位置切出一條能放鉛筆的凹槽。平日裡可以一起攜帶。
小冊子訂制的是巴掌大小的本子,上面印有表格。
表格上有日期、摘要、消費金額、餘額還留了一列空白格做備注用。
大抵就是某某在某日買了某物花費某文剩餘某文。
這些某字除了會員名大都得用數字填。
于是在印小冊子時,封面内側還印着阿拉伯數字一到十對應的文字數字。
比如1等于一等于壹。
大乾朝以前用的是一。
大乾開國皇帝改了記賬數字,用壹這種數字來作為記賬碼。
十以後的取整數備注,100等于一百等于壹佰、1000等于一千等于壹仟這種。
運算符号也單獨标注,比如=是等于,+是加,-是減。
去書局印刷小冊子時,沈清棠順便跟掌櫃提了讓自家兄長來打白工還人情時,掌櫃很痛快就答應下來。
有不花錢的勞動力不用是傻子。
至于沈清柯是不是為了看書才去書局的事,掌櫃壓根沒想過。
一個流放犯參加科舉?
說什麼笑話呢?
很久以後,掌櫃才知道,流放犯參加科舉除了是笑話還能是神話。
***
除了鉛筆和會員手冊之外,沈清棠還印了幾張海報。
确切地說是複印了幾張海報。
她買了幾張約米長的大紙,讓季宴時給她寫了幾張果蔬鋪子和糖水鋪子的會員規則。
如充值多少贈送多少。
一次性充值十兩銀子送一兩銀子。
一次性充值一百兩銀子送二十兩銀子。
諸如此類。
以及其他會員福利。
比如會員日打折。
會員生日有專屬福利。
前提是會員得願意留下生辰。
古代人還是比較忌諱這一點兒。
除此之外還有限購規則。
每人每次隻能買某某文的蔬菜。
或者每人每次隻能買某種蔬菜,比如三種或者五種。
總之海報上都是些拉拉雜雜需要反複去給每個人解釋的東西。
她幹脆寫出來釘在牆上。
除此之外還在會員手冊最後印了同款縮小版說明書。
果蔬鋪子的是紅紙黑字,主打一個簡潔大方。
糖水鋪子是白紙黑字,但還加了很多跟二樓裝修風格類似的Q版油畫。
糖水鋪子的規則跟果蔬鋪子有些不一樣。
儲值金額從一兩銀子開始。
不但沒有限購,反而有第二杯半價。
總之,沈清棠把在穿越前對生鮮超市和奶茶店了解的促銷方案,結合北川實際情況略做改動後,整理成冊。
二月二十五,沈清柯進城給沈清棠采買完食材後幹脆住在了後院裡。
二十六一大早他起床把金日開業四個大字貼在一樓沿街大門兩側。
沈清柯收拾妥當,擺好開張要放的鞭炮,就等着城門打開,沈家人進城。
沈嶼之和鄭老伯一大早就把要賣的蔬菜、蘑菇、木耳、豬皮凍等都裝在爬犁上。
除了鄭老伯一家,谷裡的人都進了城,包括行動不便的孫五爺。
他是為了補藥箱中空缺的藥材。
季宴時泡藥浴比較費藥。
鄭老伯怕碰見債主,輕易不進城。
而且也需要人留在谷裡看家、蓋房子,看蔬菜大棚。
谷裡要做的活很多,再來百十号人也别想閑着。
***
沈家人進城後,先把蔬菜鋪貨上架。
沈嶼之和沈清柯各占一個收銀台。
李素問也在,她裡頭專門有一張桌子,桌子上賬本和稱,她負責稱重後把錢數算出來,把寫好結賬金額的小票給顧客。
顧客拿着購買的蔬菜和李素問寫的條子到收銀台結賬。
沈嶼之和沈清柯核算紙條上的數無誤後,結算。
非會員直接收錢,會員要在自己的賬簿和會員手冊上各登記一遍。
當然,前提是得有顧客。
開張,就是為了吸引路人過來。
這條街上已經許久沒有新開的鋪子。
路人紛紛駐足觀望。
主要招牌上的幾個字,他們都認識,加在一起就看不明白了。
什麼果蔬生鮮超市?
二樓的店招更誇張寫着什麼閨甜蜜語,是做什麼的?
有路人念完挂旗上的字,納悶道:“什麼叫閨甜蜜語?青.樓嗎?”
“你傻啊?誰家青.樓隻這麼點地方?”
“對,以前這裡是飯館的時候我來過,二樓那地方也就能放兩張床,誰家青.樓隻有一個房間兩張床?”
“那……是什麼店呢?”
“一樓看起來像是賣吃的。開在二樓應當也跟吃的有關吧?”
“不知道。看樣子應當是今天開業,咱們等等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