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月末盤點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沈清棠字數:2673更新時間:25/09/14 00:35:16

月末,盤點。


沈記果蔬生鮮鋪子:


零售收入去掉拉拉雜雜諸如辦市籍、交稅、印刷會員冊子、海報、買農具等各項支出,餘一百九十九兩銀子及七百二十文。。


入會費總共七十二兩。


會員儲值五百五十兩銀子。


收入共計八百零九兩銀子及七百六十五錢。


買鋪子、買耕牛以及羊和豬總花費三百一十點五兩銀子。


再減去辦市籍、交稅等等各項支出。


再還公中十四兩銀子。


給鄭老伯發了五百文工錢,還給了二百文獎金。


最近着實太辛苦。


在沈清棠的提議下,沈嶼之給自己發了兩份工錢,一份大棚一份果蔬生鮮超市掌櫃的,總共一千文。


給李素問、沈清柯各發放五百文。


沈清棠沒要,她沒怎麼出力不用算工錢。


最終閏二月結餘五百八十五兩銀子及五百二十文錢。


交到公中一百兩銀子。


因為涉及會員儲值,不能像之前協議的交一半。


李素問抱着沉甸甸的銀袋子,樂得合不攏嘴,“如果咱們能一直這麼賺錢多好?”


“想什麼美事?”沈嶼之搖頭,“三月了,園戶們也都開始種青菜。地裡的野菜也開始長。下月的菜怕是要開始便宜咯!”


“挺好的。”沈清棠覺得是好事,“雖說下月開始賺錢就少了。但是對咱們來說也能松一口氣。咱們家的蔬菜哪怕日日限量售賣,也才堪堪供應。


下個月要再這樣,咱們蔬菜怕是要斷供。到時候倘若會員們鬧着退費,咱們怎麼辦?”


買鋪子的錢相當于預支收益。


真鬧退費沈家還不起。


因為買鋪子的錢就是透支來的。


無論古今,所有超前消費都是有風險的。


沈嶼之點頭,“清棠說的對。我甯願競争對手多些便宜點買菜,也好過如今每日絞盡腦汁每天盤算菜能不能供應上。


别說我,鄭老伯一把年紀都被逼得開始學算術,你們敢信?”


沈記生鮮超市開張時,種綠葉菜的兩個大棚已經到了收獲時間。


每個大棚按最低供應量算大概有五百多斤,事實上全部加起來能有差不多七八百斤。


兩個蔬菜棚這些天總共出菜一千五百餘斤。


按每日供菜一百斤算,才剛剛夠半個月的量。


可想而知,開門營業這一個月多點兒沈嶼之每日活都過得水深火熱。


當然,沈嶼之也不能憑空變菜,既然能掙紮供應一個月的蔬菜還是因為有其他菜。


一部分是沈清棠年前種的香菇、蘑菇、木耳等。


尤其是菌菇類,一茬一茬的長,每天至少能給沈嶼之解決十分之一的煩惱。


其次是,沈清棠做的豬皮凍、臘腸等熟食,每日也能給沈嶼之解決十之一二的煩惱。


這樣相當于蔬菜大棚每日還要供應七十餘斤蔬菜。


但是,綠葉菜為主要供應棚,不代表其他棚不能供應。


像黃瓜、茄子等都陸續成熟,慢慢從日收十來斤到日收幾十斤。


就這樣此消彼長,沈記果蔬生鮮鋪子才維持至今。


下個月其他大棚的蔬菜也會陸續能收獲,應當還沒什麼問題。


第一個蔬菜大棚裡補種的油麥菜已經馬上又能收割。


不過,鄭老伯再三強調,“種完這一茬,要讓大棚裡的土休息休息。土生萬物但也有靈。不間斷的種植會讓土地公公生氣的,土地公公要是生氣,咱們就種不好菜。”


鄭老伯沒什麼文化,說不出什麼大道理,就歸結為神靈說。


但,沈清棠明白,植物生長是要從土地裡吸收養分和水分。


一茬接一茬的種,肯定會嚴重破壞土壤生态。


沈嶼之也明白這個道理,表示等露天的菜發芽,就讓這兩個大棚的土好好休息。


也會去買一些糞肥上到地裡,增加土壤肥力,等秋天再種。


沈家的蔬菜供應危機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在其他人眼裡,沈記果蔬生鮮超市是很牛叉的存在。


不僅大冬天能變出綠葉蔬菜,連黃瓜茄子都能種出來。


果蔬生鮮超市裡的蔬菜種類越來越多。


才一個月,沈記果蔬生鮮超市在北川已經無人不知。


包括沈家大房二房。


二伯一家還好,大約是剛收了沈清棠家主動送出的香皂配方,也或許是還沒收到消息,至今還沒出現。


大房就不一樣了,就算本來沒聽見消息,有沈清丹在,也得知道。


于是,在沈清丹打完借條的第二日,大伯一家就上門了。


好在他們來的時候,當日的蔬菜已經被搶光。


沈清棠和李素問正在打掃殘局。


沈嶼之趕回家種地,賣完就回了山谷裡。


沈清柯還在書局打工。


自從那晚吃飯,被沈清棠罵醒後,沈清柯像是終于破繭的蛹,長出了屬于自己的翅膀。


理想主義的沈清柯消失了,像是浴火重生的鳳凰,終于明白這世界并非除了黑就是白。還有灰色地帶。


用通俗的話形容現在的沈清柯的思想就是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耗子的就是好貓。


用唯美的童話形容就是柯王子終于從象牙塔裡走了出來。


不管縣試的局中局計中計真相如何,他到底是真案首還是假案首,反正最終他都如願成了童生。


亦能沉下心在書局打工看書。


書局生意越來越差。


老話說飽暖思淫.欲,當人們吃飯都成問題時,看書的人越來越少,上學的人也越來越少。


書局掌櫃,經常跟沈清柯訴苦,說單靠北川這些貴族買書買文房墨寶已經漸漸養不起書局了。


不要說盈利,交稅都勉強。


**


總之大伯和大伯娘到果蔬生鮮超市時,隻有沈清棠、李素問在。


季宴時也在,隻是在後院帶孩子。


沈岐之目光在空蕩蕩的店裡掃了一圈,皺眉問沈清棠,“你父親呢?”


“回家了。你有事?”


沈岐之拉下臉訓沈清棠,“你這丫頭怎麼越來越沒教養!開口說話連個大伯都不叫?”


“那你也得配啊!你一把年紀為老不尊遇事把我推出去算哪門子大伯?我僥幸不死,好不容易搗鼓出點兒能養家糊口的香皂配方,你張嘴要的時候怎麼沒想過你是我大伯?”沈清棠也不給沈岐之好臉色。


沒人規定分家了還得做好親戚。


以前她是怕沈嶼之傷心,看在沈嶼之的面子上才故作大方稱呼他一聲大伯。


如今沈岐之夥同祖母一起傷害沈嶼之,沈嶼之自己都冷心,不想跟他們多走動,沈清棠自然更不可能給他們好臉色。


沈清棠話說得極為不客氣,“你們若是來買菜,抱歉,菜已經賣空了。明日請早。你們若是來還錢的話……”沈清棠朝沈岐之伸出手,“一千五百文。給銅闆或者銀子都行。”


做生意的,哪有不備着剪刀的,給多大銀子都能給他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