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我就是想知道咱們今日得罪了多少人?!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沈清棠字數:2459更新時間:25/09/14 00:35:16

“啊?”黃玉一時被問住,“我不清楚。之前聽夫君說,似乎也養着珠場和漁船。”


“珍珠養成極為殘忍,要把蚌剖開,放入砂礫,等它日日在痛苦中把砂礫包裹成珍珠。最後殺蚌取珠。


難道佛祖支持?”


黃玉錯愕的望着沈清棠。


她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過了會兒黃玉搖頭,“我們隻是偶爾來一次,跟本家也沒什麼牽扯。就住一兩日,是真是假也不重要。我來是想說這兩日怕是得委屈你。”


沈清棠搖頭,“怕不止是茹素這麼簡單啊!我的傻姐姐。”


黃玉茫然,“什麼意思?”


“我頭一次來林家,初來乍到,無憑無據我不好多猜。且等明日看看就知道了。”沈清棠沒多說。


古代多數女人日常困于後宅,争的除了男人的寵愛也就是柴米油鹽的管家權。


日常抄寫的不是女戒就是佛經。


格局受困于生活經曆。


黃玉也不過是最近幾個月才像破繭的蝴蝶開始展翅,飛的還是低。


而沈清棠,曾經認認真真鑽研了各種宮鬥、宅鬥古籍、野書、小說、電視劇等等,還在平台發布過穿越回古代:宮宅鬥七十二計等等。


又在自媒體領域沉浮數載,看的、聽的、懂的比黃玉要多,隻是沒黃玉有實戰經驗。


***


在大乾,中秋節算是比較盛大的節日,僅次于春節的隆重。


在京城時,皇上會賞賜朝臣們月餅,晚上會招待重要的大臣及其家眷進宮共同賞月。


沈清棠感覺跟現代牛馬發中秋福利差不多,晚上再加個公司聚餐。


尋常人家會去看燈會,遊園。晚上一家人在家賞月。


親友間會互贈禮物,比如月餅、石榴之類的。


這部分儀式發展到現代已經不是互贈禮物,往往是年輕人給長輩送禮,或者乙方給甲方送禮。


過節俨然變成了過劫。


中秋節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


北方人往往就是單純的賞月,最多配上月餅和桂花酒。


說是賞月基本都在房間裡。


像北川,八月中旬夜晚已經寒風呼嘯,在院子裡坐不住。


像南方要好一些,溫度适宜。


一家人坐在庭院裡,看花、品酒、分團圓餅,賞月。


團圓餅就是月餅。


據說錢塘江附近的百姓還有在中秋觀潮汐的風俗。


海城跟北川相隔千裡,距離錢塘江也不近,自然有自己獨特的中秋習俗。


海城顧名思義,近海,當地百姓以海為生,把海神看的很重,如此重大節日自少不了祭祀海神和望月祈福的活動。


林家靠海吃飯,祭海神是中秋節大事,自然隆重。


一大早,就有丫環來青竹園請沈清棠到正院用餐。


隔壁青松園也同樣收到了邀請。


老太君身體不舒服,說要留在院子裡用小廚房吃飯讓黃玉獨自前去。


來回路上都要走整整一天,自是帶了不少吃食,開小竈也開的起。


隻是主家邀請了吃早飯,面子還是得給。


沈清棠和黃玉并肩往正院走。


海城的建築和北方也不一樣。


在北方大戶人家的院落以四合院為主。


有錢人就是大院套小院。


一進院,二進院,三進院……


總之,院子套院子。


而海城林家,說是院落卻都以園命名。


顧名思義,以景為主。


哪怕隻是居客的青松園和青竹園都能像在不同季節。


青竹園裡以竹為主,單竹、水竹、鳳尾竹等等。


不同品種的竹子,高低錯落修成一道道景緻。


當然單純的竹子會單調,還會輔以花草、樹木、亭台樓閣、山水打造成宜居宜看的庭園。


單客居就這樣,住宅院占地面積更大,景緻更美。


住在這樣的地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不是不能接受。


然而,就是這樣的人家,早飯吃的隻是清米粥。


沈清棠坐在每一寸都得用金價衡量的楠木餐桌前,拿着觸手溫涼的象牙筷,端着薄而透光的翡翠碗,吃的卻是能數出幾粒米的清水粥。


沈清棠知道大乾水稻種不好,大米比較精貴。


隻是相對精貴,也不至于精貴到一大碗粥粒就幾粒米吧?


不,不是大腕,是小碗。


沈清棠人很瘦,手掌也不大,碗口跟她手掌差不多大。


難道這米是什麼價值千金的米?


沈清棠虔誠的抱着翡翠碗,喝了一口米粥。


就是普通的大米。


很普通的大米,普通到像是此等米。


沈清棠微不可見的皺了下眉,不動聲色的側頭看向黃玉。


黃玉比她還虔誠,像是沙漠裡的旅客隻剩最後一碗水,喝一口就少一口的珍惜。


沈清棠心下嘀咕,卻隻能不動聲色的端坐。


這是林家的家宴,飯桌上還有其他人。


家主林遠舟笑呵呵的開口:“林家人多,若是都來吃飯,别說一桌,十桌都不一定能坐開。


隻是我怕你倆不自在,早飯便沒讓他們過來。”


黃玉感恩:“謝謝家主。”


沈清棠沒吭聲。


垂眸藏起眼中的複雜。


隻一碗清粥,一個比碗底還小的饅頭,早飯很快就結束。


沈清棠和黃玉起身告辭。


“正好你們回去收拾收拾,一會兒咱們出發去祭海神。晚點兒開祠堂。”家主沒留她們。


黃玉眼睛瞬間紅了,俯身行禮,“謝謝家主。”


她經曆種種打擊、磨難,和沈清棠步步為營,為的就是這一刻。


沈清棠扶着黃玉離開主園,打發走帶路的丫環,才小聲問黃玉,“你們林家人多嗎?旁支多不多?他們也像咱們一樣趕一天的路才到海城?”


黃玉莫名其妙掃了沈清棠眼,點頭,“多。林家是在海城發家至今已經有百餘年,嫡系旁支遍布整個大乾。


能來參加中秋宴的大都是海城各地的嫡系或者像我們這樣的旁支。


具體多少人我不清楚,反正開祠堂時,人都跪到院門外。


我和夫君跪的位置,别說祖宗牌位,連祠堂門都看不見。


好端端,問這個做什麼?”


沈清棠輕歎:“我就是想知道咱們今日得罪了多少人?!”


“得罪人?”黃玉茫然問,“咱們來到本家之後,又沒見過家主和家主夫人以外的人,怎麼會得罪人?”